中化新网讯 1月16日,在上海宝山举行的2020年度石墨烯产业发展座谈会暨百家企业进宝山启动仪式上,石墨烯联盟纺织新材料及产业应用研究院王进美教授研究团队发布了新一代石墨烯纺织保温材料。
研发人员采用三层次氧化法制备的高品质石墨烯材料,结合相变微胶囊、气凝胶材料,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分别开发了石墨烯保温仿羽绒聚丙烯纤维(烯暖绒)、中空石墨烯聚丙烯保温纤维(烯暖棉)、石墨烯中空超保温粘胶纤维(烯柔棉)3种产品,能够解决传统保温材料存在保温性能差、厚重、热湿舒适性差、无微生物防护、静电现象严重等问题。
石墨烯保温仿羽绒聚丙烯纤维可实现蓄热保温,具有优异的抗菌和防静电性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99%以上,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达98%,洗涤50次后抑菌率分别为98%、98%和96%。
制备中空石墨烯聚丙烯保温纤维时,研究人员先制备出可调温的相变微胶囊,相变温度控制在25℃左右,再将成型良好的相变微胶囊经混合制备出中空石墨烯保温聚丙烯纤维,再制备为无纺絮片。
石墨烯中空超保温粘胶纤维则是将石墨烯材料与轻质气凝胶复合而成,结合轻质气凝胶的隔热保温效应和石墨烯超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红外发射率及优异的导电性等,成为具有保温、抗菌、抗静电复合功能的纺织复合材料。
研发团队还打通了从纤维到成衣的全产业链,试制出各类保温羽绒服、保温内衣、保温袜等防寒产品,可满足戍边作训、野外勘探的保暖需求。其中,用于中石油青海油田的防寒服饰已通过试用验证,并获得10万套采购订单。
近日,中原油田致密低渗凝析气藏注气保压试验项目在濮东采油厂桥69-5井首注成功,累计注气19万立方米,为提高气藏采收率、延长气藏开采寿命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近日,四川石化通过优化运行、调整回流和改路回收等创新措施,持续提高6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回收率,使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回收率达到99.7%,超过目前国内98%丙烯回收率的先进水平。
基于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的场效应晶体管具有柔性、价廉、质轻、可大面积制备等优势,可应用于物联网智能电子器件及生物可穿戴器件等领域。近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光调控有机高分子半导体...
近日,江西省政协常委、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刘林芽建议,江西应加快构建江西省产业创新中心,以江西3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为载体,吸引更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赣发展,围绕“首席科学家”打造研发团队,长期...